近年來,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更多的新技術、新材料開始運用于市政園林灌溉系統之中,灌溉方式也從簡單噴灌向著噴灌、滴灌、微灌、涌泉灌等多種灌溉相結合的系統性灌溉過渡,并開始將準確把握植物需水規(guī)律的“精確”灌溉作為設計目標。
園林自動噴灌系統由水源、首部樞紐、管網以及噴頭等部分組成。首先應保證水源的水量及水質,在市政園林灌溉中通常選擇城市供水系統;
首部樞紐一般包括動力設備、水泵、水表、壓力表,以及控制設備等,用于取水、加壓、水質處理和系統控制。在設計中應根據水源條件、灌溉產品類型及灌溉對象適當增減設備。
管網包括不同管徑的干管、支管、毛管等,作為壓力水的運輸通道,通常以防銹蝕的UPVC管、PE管等作為選擇。噴頭是使灌溉水均勻噴灑在綠化區(qū)域的設施,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射程的噴灌、滴灌或微灌產品。
設計中應首先考慮灌溉地域的土壤、地形、氣候、植物群落等基本情況,并注意設備的隱蔽性以保證景觀效果的美化。可通過自動控制系統提高灌溉的精確程度,達到提高效率和經濟實用的雙重效果。
園林自動噴灌在方式上,應以整體噴灌與局部滴灌或微灌的方式相結合,并根據設計需要選擇全自動或半自動控制系統,其中全自動系統可通過預先編制好的控制程序和根據反映植物需水的某些參量自動開閉水泵并按一定的輪灌順序進行灌溉,可極大地降低人工成本和資源浪費。
施工前,應先確定水源的靜態(tài)水壓,通過描繪精確的施工圖把握住系統的整體布局,并根據地區(qū)凍土層厚度確定挖埋管線的深度。
根據具體的氣候條件及水壓情況確定噴頭之間的距離,間距通常在噴頭直徑的60%左右,射程應互相壓蓋25%~30%,實際操作可以單獨將小塊綠地分開布置,布置方式可選正三角形或正方形,并從中間進行施工。
一般的埋地式噴頭應低于地面以下5mm,此外還應注意噴頭射程與馬路和建筑物間的距離。開挖噴灌溝時要找好坡度,溝下不應有尖銳的東西,并盡量保證其平直。
連接管材時,應將接口處打磨平滑并擦拭干凈,涂上膠水的接口要立即連接,并在插入后用力旋轉一周,停留1min以保證接口的*接觸。
施工中要重視園林灌溉系統與其他市政設施的整體協調,如管網的鋪埋與其他地下隱蔽工程的配合,處理好各工程間的關系,促進統一的規(guī)劃和實施。施工完成后,還應進行水壓試驗,確保系統的正常運作。